確認懷孕做什麼檢查
懷孕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,確認懷孕後,及時進行相關檢查對母嬰健康至關重要。以下是近10天全網熱議的懷孕檢查相關內容,結合醫學建議,為您整理了一份結構化指南。
一、確認懷孕的初步檢查

當懷疑自己懷孕時,首先需要通過以下方式確認:
| 檢查項目 | 檢測方法 | 最佳時間 |
|---|---|---|
| 尿妊娠試驗 | 家用驗孕棒或醫院檢測 | 月經推遲1週後 |
| 血HCG檢查 | 醫院抽血檢測 | 同房後10-14天 |
| 超聲檢查 | B超(經陰道或腹部) | 血HCG陽性後1-2週 |
二、確診後的必做產檢項目
確認懷孕後,需按孕週完成以下核心檢查:
| 孕週 | 檢查項目 | 檢查目的 |
|---|---|---|
| 5-8週 | B超確認孕囊位置 | 排除宮外孕 |
| 11-13週 | NT檢查+早期唐篩 | 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查 |
| 15-20週 | 中期唐篩/無創DNA | 進一步染色體評估 |
| 20-24週 | 大排畸超聲 | 胎兒結構篩查 |
| 24-28週 | 糖耐量試驗 | 妊娠糖尿病篩查 |
三、近期熱搜的孕期檢查問題
1.“無創DNA有必要做嗎?”近期討論度極高,建議35歲以上孕婦或高風險人群必做,普通人群可根據唐篩結果選擇。
2.“孕早期檢查費用”成熱點話題,以下為常見項目參考價格:
| 項目 | 公立醫院價格(元) | 私立醫院價格(元) |
|---|---|---|
| 血HCG | 50-100 | 150-300 |
| 早期B超 | 100-200 | 300-600 |
| NT檢查 | 200-400 | 800-1500 |
四、特殊人群的額外檢查建議
1.高齡孕婦(≥35歲):需增加羊水穿刺、心臟超聲等檢查。
2.多胎妊娠:需提高產檢頻率,重點關注宮頸機能和胎兒發育差異。
3.慢性病患者:如糖尿病、高血壓患者需加強血糖、血壓監測。
五、注意事項
1. 所有檢查需遵醫囑,不可自行增減項目。
2. 近期熱議的“居家胎心監測儀”不能替代正規產檢。
3. 建檔時間因地而異,建議孕8-12週完成。
通過科學檢查,能有效降低妊娠風險。建議準媽媽們結合自身情況,與醫生共同製定個性化產檢計劃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